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通知公告 >> 正文

松北区扫黑办致全区大专院校的一封信


“用明天的钱来完成今天的梦想”,这是很多校园“套路贷”平台为自己的校园贷款业务披上的华丽外衣,其实,今天的梦想早已被明天的借款“贷”走了。又逢开学季,大学生要谨防校园“套路贷”的各种套路,以免上当受骗。

一、 校园的“套路贷”类型

(一)传销式诈骗贷

传销式诈骗贷主要是指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并要求发展学生下线进行逐级敛财,同时以代理名义骗取学生信息进行贷款,参与学生既是受害者又是作案者,多数学生是在并不知情和利益驱使下被不法分子利用。

(二)多头借贷

多头借贷主要是指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借贷,由于目前借贷市场主体间信息共享不足,在还款压力的作用下,促使借款者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最终导致巨额借款。

(三)套路贷

套路贷主要是指不法贷款平台或个人采用设套方式诱导大学生贷款,其中包括“培训贷”、“裸条贷”等常见类型,借贷大学生极易走上巨额还款不归路。

二、 如何识别校园“套路贷”的诈骗手段

1、名为“助学”,实则“圈钱”。不法分子往往以家境贫困,尤其是从偏远地区考入大城市的大学生为目标,以提供助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提前将学费汇入指定的账户,用于“成功注册学籍”。

2、名为“校友”,实则“骗子”。不法分子假冒学生或校友身份,获取信任,假借“手续费”、“奖励话费”等名义,引诱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假冒身份骗贷圈钱。

3、名为“兼职”,实则“陷阱”。不法分子打着“兼职”、“刷单”、“招聘”等旗号,假借提升社会综合能力或赚取零花钱的名义,诱骗大学生在贷款平台注册并将贷款划贷指定账号作为“保证金”、或承诺将分期归还本息等骗取资金。

4、名为“创业”,实则“敛财”。不法分子假借投资名义,打着助学或者创业的旗号,以发展“下线”等传销方式。实施逐级诈骗敛财。

5、名为“帮忙”,实则“借贷”。身边同学苦苦请求,借用你的学生证、身份证信息帮他办理“校园贷”、“注册网络公司”,出于“义气”,将信息告诉同学,结果被追讨欠款的成了自己。

三、 如何防范校园“套路贷”

1、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切勿盲目攀比。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2、 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的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广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和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辨别合法金融服务的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3、 谨慎选择线下正规金融机构。若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确有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线下正规金融机构。

4、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要提高警惕,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因前期疏忽于防范已陷入校园“套路贷”的困扰中,自身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遭受伤害,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的介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一条:关于在学生公寓临时增设学生证补办点的通知 下一条:大风天气安全提示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