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东语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学院学工办、教科办全体人员出席典礼,全体2025级研究生、本科生参加典礼。典礼由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2025级本科生辅导员陈彦伟主持。


院长王琪致辞,她以“启航、对话、超越”三个关键词为主线,向全体新生表达了三点殷切期望:一是在大学生活启航之际,要从“被定义者”转向“自我探索者”,学会自主规划时间、管理情绪、定义学习方式,真正拥抱并享受自主成长的历程;二是在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中,要从“外语学习者”成长为“文明对话者”,深植家国情怀,精研对象国文化与全球知识,勇担沟通使命,逐步熔铸开阔的全球格局;三是在持续超越的阶段,要从“掌握技能”升级为“创造价值”,追求专业领域的极致,培养跨界思维与整合能力,积极激发实践行动力,锻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生新生代表、2025级日语笔译专业闫涵分享成长故事,她提及军人家庭传承的坚韧品格,以及受哈师大东语学院校友启蒙的逐梦历程。她表示将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志向,锚定学术目标,牢记“敦品励学,弘毅致远”校训,在专业领域深耕细研,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用真才实学为青春答卷增色。

本科生新生代表、2025级日语非师范一班张可欣畅谈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她表示,自己被东语学院多元的语言文化魅力吸引,深知选择日语便是选择一份文化交流的责任。她承诺会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夯实日语专业基础,积极参与跨文化实践活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优秀师大学子,未来为中外文化交流与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在校研究生代表、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杨思思以“过来人”身份分享经历,她讲述在老师指导下参加未来教师素质大赛、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成长故事,鼓励新生珍惜学院提供的学术资源与实践平台,主动向严谨博学的老师请教,在科研探索中锻炼能力、增长见识,同时平衡好学习与生活,在东语学院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校本科生代表、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刘建鑫结合自身经历,用“与发音较劲”“啃语法书”的真实案例,建议新生别怕起步时的笨拙,树立明确目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她还鼓励大家多参与东语文化节、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在拓宽眼界的同时,结交志同道合的挚友,让大学生活成为人生中最精彩的旅程。

学院教师代表、商务日语教研室主任吴琳结合自身教学与科研经历,为新生送上成长建议。她以“从书桌到讲台”的角色转变历程,鼓励新生要相信成长的力量;以对日语教育事业的坚守,叮嘱大家坚守热爱的信仰。她希望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节奏,既要“读万卷书”夯实专业知识,也要“行万里路”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保持积极心态,在东语学院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副院长郑杨,副院长王洋,副处级辅导员史许福,日语系主任蔡雨,团委副书记兼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博文共同为新生代表佩戴院徽。当崭新的院徽别在胸前,标志着2025级新生正式成为“东语人”,从此肩负起学院的荣耀与使命,踏上逐梦新征程。

学院党委书记包志伟以“守正铸魂立本 笃行砺能成才”为题,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她从学院的红色基因与办学实力切入,介绍了学院日语专业“国家一流建设点”、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等成果,以及与15所日本高校、6所韩国高校的合作资源。她的授课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现实温度,既回顾东语学院与国家同频共振的发展历程,也为新生指明成长方向。同时,她向新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厚植“爱国本色”,铭记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让语言成为“传承历史、传递真相”的载体,做赓续红色血脉的“传声筒”;二是淬炼“专业底色”,适应开放式、研究式学习,广泛涉猎交叉学科知识,做扎根专业的“追光者”;三是激扬“奋斗亮色”,规划长远人生、关注现实生活,多参与社会实践与体育运动,拒绝短视功利,做勇立潮头的“弄潮儿”。

本次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的圆满举行,为2025级东语学子的大学旅程筑牢起点。愿同学们携师长嘱托、怀青春理想,在东语学院深耕细作、笃行致远,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书写精彩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