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助中心 >> 快文资讯 >> 正文

教学助困难学生成才 ——哈尔滨师范大学“强能励志培训课程”项目实践探索


为更好地秉承“资助”与“育人”双重功能的宗旨,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坚持“树信心,强技能,促就业”的育人思路,既在经济上帮助学生,更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哈尔滨师范大学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提升计划”,通过实施“强能励志培训课程”项目,将理论与素质拓展的课程教学融合到资助育人工作中。

一、精准定位,适应社会实际需求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们在社交礼仪、英语口语、计算机技术等必需技能提升方面的实际需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把资助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上来。通过每学年开设“强能励志培训班”,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提升计划”惠及全体在校贫困生,更好地解决了社会需求与自身的差距带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自信不足等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训练平台,培养更多自信、自强的学生走向社会。

二、大力宣传,扩大精品课程影响

学校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校报等渠道广泛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提升计划”的相关课程及爱心导师,并通过往期参与培训学生的听课感言反馈课程实施效果。多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的充分利用,形象、生动地扩大了相关强能励志培训课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培训课程的作用和意义,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其中,在学习中提升自我。

三、多元教学,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先后开设《大学生礼仪修养》、《趣味数学与建模》、《办公室软件office2010》、《演讲与口才》、《英语听力训练》、《应用文写作》、《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自信心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等课程。每期课程历时五周,共计20学时。其中,《大学生礼仪修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行为礼仪、见面礼仪、公共场合礼仪、仪容礼仪、服饰礼仪、语言礼仪以及节日礼仪等,通过培训让学生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与人际交往能力;《演讲与口才》课程在培训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即兴演讲、命题演讲等形式为同学们提供锻炼口才的机会,使学生克服羞怯心理,增强自信心,勇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自信心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开展“成长拼图”“认识自我、分享心声”、“提升自我、解决困惑”、“重塑自我、发挥潜能”等主题活动,寓教于活动,以促进学生发现自身特点、提高心理素质、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四、跟踪成长,建立长期关注机制

强能励志培训课程项目于2013年正式启动,目前已为45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培训课程。今后,学校将结合培训课程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建立学生个人成长发展档案,成立互助小组,组建培训课讨论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注重线上和线下互动沟通,积极收集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密切关注学生成长动态,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不断创新资助育人工作载体,变“输血”为“造血”,致力于为每一位同学创造公平和全面发展的机会。

上一条:哈尔滨师范大学为2017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绿色通道”并发放“爱心礼包” 下一条:学生保险科工作职责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