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快文资讯 >> 正文

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心聆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开展"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



 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创新实践再结硕果。5月18日,音乐学院与五常市颐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共建的"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通过"艺术疗愈+心理支持"的创新模式,为特殊儿童成长注入音乐力量。本次活动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范晓丹带队,音乐学院学工办主任、心聆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宇晨组织策划,部分心聆工作室志愿者团队成员参与。



 五常市市委副书记许雪莹、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李树成、五常颐和医院张立成院长等领导出席活动。此次活动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依托哈师大音乐学院学科资源与心聆工作室的黑土红音“思政贯通+特教融合+社区服务”三维美育工程,用艺术赋能残疾儿童成长,彰显高校青年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温度。



 在哈师大音乐学院党委的统筹部署下,“教育实践基地”正式落户康复中心。范晓丹在授牌仪式中表示:“学院将以心聆工作室‘思政贯通+特教融合+社区服务’的三位美育提升工程为载体,发挥音乐学科专业优势,构建‘艺术疗愈+心理陪伴’的助残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艺术浸润中感受生命的美好。”这一表态既是学院党委对助残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高校专业支撑+特殊群体关怀"的育人闭环进一步拓展。



 作为“黑土红音”美育工程的核心阵地,心聆工作室以“音乐为笔”勾勒特殊儿童成长画卷。活动现场,工作室志愿者李佳欣、成荟莹、金雨希,精心呈现了一场融合艺术与情感的演出。

首先,带来合唱《梨花又开放》,以悠扬旋律传递温暖与希望;与青华小学师生共唱《天路》,用辽阔旋律传递对远方的憧憬;全体学生与志愿者共同合唱《如愿》,以温暖和声编织对未来的期许。舞台上,志愿者们通过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平等与尊重,掌声与欢笑声交织成"融合共美"的动人场景。

 依托工作室"艺术疗愈+心理陪伴"特色,活动现场同步开展音乐心理互动环节。志愿者通过奥尔夫音乐游戏,引导孩子们用节奏表达情绪,以非语言沟通方式打开心灵之窗,充分展现了"音乐无界,爱有回响"的美育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是爱心的传递,更是校地合作的新起点。未来,哈师大音乐学院将依托"教育实践基地",联合心聆工作室开展三大计划:

 1.艺术浸润计划:定期组织师生开展音乐课堂、舞蹈工作坊,以艺术形式激发残疾儿童创造力与自信心。

 2.心理护航计划:通过团体辅导、个案咨询等专业服务,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音乐心理疗愈活动。

 3.社会实践计划:设立志愿者服务岗,鼓励学生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助残行动,培育青年责任担当。

 从党委统筹到工作室落地,哈师大音乐学院用“党建引领+美育浸润”的创新模式,让助残事业既具思想高度,更有情感温度。正如《如愿》歌词所唱:“愿你所愿的笑颜,我愿活成你的愿”——当高校美育资源流向特殊群体,当青年志愿者的脚步丈量公益之路,我们正以艺术为舟,载着希望与爱,驶向更具包容性的未来。


上一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丨赋能校外美育 奏响传统文化传承新乐章——哈师大心聆工作室与南岗区少年宫携手打造器乐公益课堂! 下一条:师生沐书香,春浓墨韵长丨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2025年读书月系列活动总结回顾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