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快文资讯 >> 正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内训班(第七期)——第八讲




(李嘉宝/文)为深入贯彻落实《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12349”工作模式实施方案》,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提高新入职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意识,增强心理危机事件干预本领。7月9日上午,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在崇师楼A102辅导员之家举办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内训班(第七期)第八讲,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田志鹏担任主讲嘉宾。


会议现场



田志鹏以《识别学生抑郁症的“十问三看”》为培训主题,通过真实案例与理论学习多维度结合,为培训学员系统性讲解了关于识别抑郁症学生的“十问”与“三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尚师德在育人实践中的深刻体现。将心育融入日常,用专业守护心灵,是新时代教育者的必然课题。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课程培训,助力新入辅导员在未来的工作中快速识别学生潜在的心理危机事件,建立起在校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防线。一是以预防工作为重点目标,仁心立德,仁术育人,护航新时代青年心理健康成长。通过有效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反复宣传心理咨询、构建“宿舍+班级”心理预警网格、对心理预警学生采取“一对一”帮扶三种方式进行有效帮助。二是以问话识别为根本手段,专业之能,责任之态,筑起新时代青年心理健康防线。通过问话识别抑郁症,用“十问三看”精准分析学生潜在心理危机,对心理危机事件提高警觉,确保第一时间解决潜在危机。三是以心理辅导为重要方法,正确引领,解决困惑,助力新时代青年心理健康建设。与潜在心理危机学生的沟通,通过与潜在心理危机学生进行稳住情绪、试探询问、心理帮扶等方式进行帮助,及时通知家长进行沟通,形成家校联动机制。


通过本次培训让参与培训的学员深刻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了新入职辅导员识别和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在未来开展辅导员工作时,将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主讲人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 田志鹏


田志鹏,心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执业心理咨询师。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黑龙江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称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学员心得

辅导员 刘鑫


田志鹏老师的讲座围绕学生抑郁症的预防、识别与干预进行展开,内容详实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讲座分为三部分:心理危机预防、抑郁症识别技巧以及如何妥善告知家长并维护师生关系,让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首先,在心理危机预防方面。田老师强调“反复宣传心理咨询”和构建“心理预警网络”的必要性。许多学生因“病耻感”回避求助,而心理委员和寝室长的日常观察能弥补教师无法全天关注的短板。这一机制提醒我们,预防需全员参与,形成“早发现、早干预”的安全网。其次,识别抑郁症的“十问三看”令我印象深刻。通过询问情绪、社会功能、轻生念头等,结合观察外显行为(如蓬头垢面、语速迟缓、反应迟钝),能快速评估学生状态。田老师特别指出,对“早醒”“晨重夜轻”等生理症状要保持敏感,这些可能是内源性抑郁的信号,需及时就医。此外,区分“因事抑郁”与“性格基础抑郁”也让我意识到,小事引发长期情绪问题的学生更需长期关注。最后,关于告知家长,田老师提出的“试探性询问”、“对比故事暗示”等方法,既尊重学生意愿,又避免师生关系破裂。我深刻体会到,心理工作需要共情与策略并存,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处理个体差异。这场讲座让我明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活动组织,更是危机干预的底线守护。田老师的经验分享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科学而温暖的行动指南。


辅导员 谭淞文


此次辅导员核心能力培训使我深刻领悟到,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三全育人”战略的核心支柱,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生命工程。田志鹏老师的专题讲座不仅传递了专业理念,更从高等教育使命的高度揭示了辅导员角色的本质——我们肩负着守护青年心灵成长、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的时代重任。在当今复杂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与国家发展未来,必须将其置于立德树人全局中系统谋划、主动作为。田老师构建的“全员防御网络”与“家校协同机制”启示我们,有效的心理防线需要融合教育治理的系统思维:通过宿舍班级联动的预警网格打通“早发现”的神经末梢,借助专业力量与亲情关怀的合力深化“早干预”的支撑体系,最终在科学性与人文性平衡中实现“早支持”的育人闭环。作为新入职辅导员,我将把此次培训转化为育人实践的自觉行动:以战略视野将心理健康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协同思维织密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的防护网络,以守护者姿态在常态工作中敏锐洞察学生需求。未来工作中,我们既要成为心理危机的“守夜人”,用系统机制防范风险于未然;更要当好青春成长的“点灯者”,用人性化关怀激发学生内生力量。唯有以教育情怀温暖专业坚守,以全局意识统领细微实践,才能真正构建起滋养学生心灵的精神家园,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栋梁筑牢根基,让青春在阳光与力量中绽放时代光华。


辅导员 李嘉宝


通过学习田志鹏老师《识别学生抑郁症的“十问三看”》专题讲座,我充分认识到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然性。田志鹏系统性的构建了识别学生抑郁症的“十问三看”,让我掌握了与心理预警危机学生的识别方式与沟通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个体成长、校园稳定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十问”让我掌握了结构化对话的艺术,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关心,而是学会了通过规范、尊重的提问流程,科学评估学生的心理状态。“三看”则训练了我超越言语的洞察力,开始懂得从细微的表情、行为变化中,捕捉那些不易察觉的危机信号。田老师构建的“三位一体”预防体系,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坚实的前置保障。反复宣传心理咨询服务,是在学生心中种下求助的种子;构建“宿舍+班级”心理预警网格,是将安全触角延伸至校园的神经末梢;而对预警学生实施“一对一”帮扶,则体现了精准干预的温度。通过本次课程培训我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育者之一,我们就是守护校园心理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和关键哨兵。作为高校育人前线的守护者,我将把“十问三看”内化为职业本能,将预防体系的构建落实于日常,以专业沟通传递温暖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构建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道防线,助力学生在阳光开朗的性格中开展学业教育。


上一条:哈尔滨师范大学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内训班(第七期)——第九讲 下一条:哈尔滨师范大学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内训班(第七期)——第七讲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