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快文资讯 >> 正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内训班(第七期)——第九讲




(曹智瑀/文)为深入贯彻落实《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12349”工作模式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增加育人实效,完善交流平台、培育特色工作室品牌,系统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7月9日上午,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在崇师楼A126开展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内训班(第七期)第九讲,邀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范晓丹担任主讲嘉宾。


会议现场


范晓丹以《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以“益创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为例》为题,详细介绍了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发展及取得成效,鼓励新入职辅导员积极投入学校的各类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中,借助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教师队伍。她表示,辅导员工作室的成立对于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新理念,构建大思政格局,持续提升学校育人工作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一要把握工作主题与思路。工作室建设要坚持“益”的价值追求,“创”的根本保证和“团”的动力源泉,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需求,秉承“扎根龙江大地,服务基层教育”的核心理念,坚守扶贫助困、振兴乡村的使命,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二要关注实施方法与过程。探索性确立“12345”工作室发展模式,即有一个育人团队,两个育人平台,三个育人载体,四个育人特色,五位一体育人实践体系,不仅保证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增强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积累主要成效与经验。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以学互促,实现四者协同发展。固化成果,通过宣传报道促成效,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机制。四要科学制定未来发展计划。构建教、学、研合一的新型教师专业生活方式,坚持内外兼修,努力改进工作方法,依靠师生合力,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源动力,以应对时代高速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此次讲座,让新入职的辅导员对我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学员们明确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会积极的参与到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运营,借助工作室的平台研学共进,锤炼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围绕学生成长需求,助力工作室形成育人标杆,与团队共促学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搭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师生成长共同体。


主讲人简介

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范晓丹


范晓丹,女,汉族,1982年4月生人,中共党员,研究生,讲师,现任音乐学院党委书记,2006年7月参加共工作,先后担任本硕博2700余名学生的辅导员,2021年入选黑龙江省高校就业、创业专家库专家,校创业教研室主任,国家级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益创”工作室“主持人、校“生涯工作坊”主持人,参与省级思政课题6项,发表思政论文10余篇,参编学生必修课程使用教材,荣获全国高校思政案例二等奖、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第六批黑龙江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黑龙江教育系统唯一获得者)、黑龙江省最美辅导员、省第十二届辅导员年度人物、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志愿者,等国家级、省级奖项40余项。所带班级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所带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赛事、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千余项。


学员心得

辅导员 曹智瑀


聆听了范晓丹老师关于《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培训后,我深刻认识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核心。名师工作室以研促建、以带促长的模式,为我们搭建了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型的桥梁。在未来,我要扎根学生工作一线,将日常事务与课题研究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专业成果。主动参与工作室的协同创新,借团队力量突破能力瓶颈,打磨特色工作法。坚持“终身学习”,系统研读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考取相关职业资质,让工作更具科学性与前瞻性。以名师为镜,向专业看齐,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同行者”。


辅导员 蔡志博


范晓丹老师以《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为题,结合“益创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路径、发展模式及育人成效。此次培训让我对辅导员工作室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新入职辅导员如何借助工作室平台成长指明了方向。范老师强调,辅导员工作室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平台,更是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抓手。工作室以“益”为价值追求,以“创”为发展动力,以“团”为行动支撑,精准契合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这让我深刻意识到,辅导员工作不能仅停留在事务性管理层面,而应主动融入工作室的团队化、项目化运作,在创新实践中提升育人实效。


辅导员 邓丛福


参加范晓丹老师关于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培训后,我对名师工作室的育人价值有了全新认识。“益创工作室”的实践让我明白,工作室不仅是辅导员成长的平台,更是创新思政教育的载体,其“益”的追求、“创”的动力、“团”的合力,精准抓住了育人工作的核心。“12345”发展模式给了我具体启发:一个团队凝聚力量,两个平台拓宽路径,三个载体落地育人,四个特色凸显优势,五位一体形成闭环,这种系统化设计让思政工作既有章法又具活力。以赛促学、学知互促的机制,更让我看到工作室在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上的实效。作为新入职辅导员,我迫切希望加入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在团队中汲取经验、锤炼本领。未来,我会以内外兼修为方向,在工作室平台上打磨工作方法,与同事协作探索育人新路径,把个人成长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实践中,让思政工作更有温度和深度。


辅导员 林婷婷


本次培训让我对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范晓丹老师对于工作室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工作室不仅是优秀辅导员的孵化器,更是学生工作问题研究的策源地、先进经验传播的枢纽和实践创新的平台。不仅让我对学校的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充满向往,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未来,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养,结合所带学生专业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利用好自身的专业特长优势来开展工作,更要思考如何借助工作室的平台,聚焦学生成长中的真问题、新挑战。


上一条:哈尔滨师范大学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内训班(第七期)——第十讲 下一条:哈尔滨师范大学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内训班(第七期)——第八讲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