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博/文)为深入贯彻落实《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12349”工作模式实施方案》,纵深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增强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进一步筑牢国防安全意识,做好高校武装工作,7月9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在崇师楼A102辅导员之家开展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内训班(第七期)第十讲,邀请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副部(处)长韩方立担任主讲嘉宾。


韩方立以《筑牢国防安全意识,做好高校武装工作》为题,深入讲解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学生军事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应征入伍的光荣性。韩方立表示,一要夯实国防教育,筑牢国防观念。辅导员要将国防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二要重视军事训练,提升国防素养。在新生入学之际,辅导员要做好军训初期的准备与安排、中期的指导与管理和后期的总结与反思,积极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军情怀。三要鼓励投身军营,筑梦青春韶华。辅导员应积极做好征兵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征兵入伍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勇敢承担起新时代青年的光荣历史责任。
讲座结束后,大家一致表示,作为新辅导员,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把所学所思转化为行动指南,在“三全育人”的坐标系中找准武装工作的方位,让国防教育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磨刀石”、三全育人的“强引擎”。我们将以“融入式”课程把国防元素嵌进日常思政,用“沉浸式”军训锤炼意志体魄,用“陪伴式”征兵服务打通从校园到军营的“最后一公里”,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引导学生在强军征程中写下无悔青春。
主讲人简介

韩方立,男,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副部(处)长,有9年基层学生管理工作经验、18年学生就业工作经验,曾获全省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起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副部(处)长,分管国防武装、新生军训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学员心得

今天非常荣幸聆听韩方立处长以《筑牢国防安全意识 做好高校武装工作》为主题的讲座。韩处长深刻剖析了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和高校武装工作的特殊性,凸显高校武装工作“育人—强军—卫国”三重使命,让我深刻体会到这项工作不仅关乎国防建设,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将国家安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中,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同时做好政策宣传,以真人真事点燃从军梦想,实施“入伍—服役—退役”全周期暖心服务,提升学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用迷彩绿擦亮青春底色,培养有家国情怀、能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加此次韩处长关于国防教育的培训课程,让我对辅导员的职责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当看到国防装备发展历程中那些默默奉献的身影,听到和平年代仍需居安思危的警示,我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该是口号式的教育,而应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底色。在未来的工作中首先要在主题班会中融入“身边的国防”,邀请退伍学生分享经历,用鲜活故事替代抽象理论,并且联动校园社团,组织国防知识竞赛、红色剧本杀等趣味活动,让教育更贴近学生喜好,最后还要结合专业特色,引导理工科学生关注国防科技前沿,文科生挖掘国防历史中的精神遗产。期望学生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能记得曾被点燃的家国热忱。

今天聆听了韩方立老师《筑牢国防安全意识,做好高校武装工作》的讲座,使我对国防安全和高校武装工作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韩老师的讲座不仅深化了我对国家“国无防不立”这一根本原则的理解,更让我深刻认识到,辅导员在构筑国防安全思想根基上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作为新生辅导员,还应积极做好征兵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征兵入伍积极性,把学生的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筑牢国防安全之“盾”,其根本在于铸牢青年学生心中的精神之“魂”。这份责任无比光荣,也将是我未来工作中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参加韩处长关于高校武装工作的培训后,我对辅导员在国防教育中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国防教育不是孤立的任务,而是融入日常育人的重要一环,这要求我们从学生入学起就播下国防观念的种子,通过日常引导让“国之大者”的意识扎根心中。军训作为国防教育的关键载体,其价值远不止于队列训练。培训时初期做好思想动员,中期强化纪律养成,后期深化价值引领,才能让学生在汗水中体会军人担当,把迷彩服里的坚韧内化为爱国情怀。征兵工作更是对辅导员责任心的考验。我们不仅要讲清政策红利,更要讲透“从军报国”的意义,用身边榜样的故事点燃学生的热血,让他们明白穿上军装不仅是青春的选择,更是时代的使命。作为辅导员,我会把培训所学转化为行动,在点滴工作中筑牢学生的国防意识,让青春在守护家国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