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淞文/文)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求,切实提升新入职辅导员管理育人的意识与能力。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内训班(第七期)第五讲于7月8日上午在崇师楼A102辅导员之家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副部(处)长钱正龙担任主讲嘉宾。


钱正龙以《教育为本 管理先行 用严爱细实彰显育人本色》为题,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合格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要求新入职辅导员明确岗位职责,立足工作实际。他着重指出,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者的核心要义,在于精准把握“管谁?管什么?怎么管?”这一根本问题。一是要明晰管理对象范畴(管谁),做到精准施策、分类指导。辅导员要全面掌握所带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与个体差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共性事务的规范管理,又要聚焦学业困难、心理困惑、经济拮据、就业迷茫等重点学生群体,实施精准帮扶与动态跟踪。通过建立详实的学生档案、深入细致的谈心谈话,切实把握不同学生群体的思想脉搏与发展需求,确保管理服务的覆盖面和针对性,将“严爱细实”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育人环节。二是要聚焦管理核心领域(管什么),筑牢安全底线、助力成长成才。辅导员的管理职责应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重点聚焦学风建设、安全稳定、日常行为规范、奖助贷勤、党团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核心领域。要严格管理课堂纪律与宿舍安全,细化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要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做实危机预防与干预;要细致指导生涯发展,助力学生明确目标、提升能力。通过在这些关键领域的扎实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奠定坚实发展基础。三是要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怎么管),提升管理效能、深化育人内涵。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要力戒简单化、行政化,必须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原则,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更要注重深入学生一线,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实践活动等载体进行浸润式引导;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善于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好学生骨干的桥梁纽带作用,将严格的管理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用“严爱细实”的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辅导员的育人本色。
本次培训深化了参训学员对辅导员工作使命担当、专业内涵与实践要求的认识。学员们一致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筑牢政治根基、优化工作路径、强化责任担当、提升育人境界,矢志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学习生活的助力者、人生发展的护航人。
主讲人简介

钱正龙,现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副部(处)长,分管学生日常管理、学生宿舍管理中心工作。2004年7月入职,先后曾任哈师大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辅导员、学工办主任,人事处(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产业处副处长。2017年6月---2021年7月省派大庆市杜尔伯特县一心乡前进村驻村扶贫。曾荣获哈师大十佳辅导员、黑龙江辅导员年度人物、黑龙江省高校最美后勤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学员心得

聆听钱正龙处长《教育为本,管理先行——用严爱细实彰显育人本色》的专题讲座,让我对辅导员工作的内涵与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他指出,辅导员育人路上的三个核心问题:管谁?管什么?怎么管?首先,在管谁这个问题上,需要把握"人"这个核心要素。既要关注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像园丁培育不同品性的花木般,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成长方案;又要着眼集体建设的整体性,无论是寝室文化、班级风貌,还是党团组织、学生社团,都需要我们以系统思维构建育人共同体。这种点面结合的管理视野,正是辅导员工作的精妙之处。其次,关于管什么这一问题,则在管理内容的广度考验着我们的育人智慧。在学业发展维度,要建立分层指导机制:为优秀学生搭建展翅平台,给普通学生持续赋能,对困难学生实施精准帮扶。生活关怀层面更需明察秋毫,从经济拮据到心理困扰,从环境适应到生活能力,每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变量。这种全方位的守护,恰似春雨润物,于无声处见真情。最后,对于怎么管这一问题,则强调管理方法的运用贵在刚柔并济。既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确保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又要深入把握学生实际,保持教育艺术的灵活性。我们要善于在政策框架内,针对不同学生的成长阶段和心理特征,找到最适宜的教育切入点。这种原则性与人性化的平衡,正是管理艺术的至高境界。

本次培训直击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命题——“管谁?管什么?怎么管?”,钱正龙处长的系统阐述令我深受启发,深刻体悟到新时代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深度与育人温度。“严爱细实”绝非口号,而是育人实践的方法论与价值内核。“管谁”要求我们超越事务性管理,精准识别学生群体的共性需求与个体困境,建立动态档案,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管什么”则明确了我们的战略重心——聚焦学风、安全、心理、发展等核心领域,将刚性制度与柔性关怀统一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最关键在于“怎么管”:它启示我们管理是浸润的艺术而非机械的控制。需善用信息化工具提升效能,更要扎根一线,通过谈心谈话、实践活动实现价值引领;需坚持原则底线,更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尤为重要的是,需激发学生“四自”能力,将管理要求内化为其自觉行动,真正实现“管理育人”。这堂讲座使我明晰,唯有将“严”的规范、“爱”的温度、“细”的功夫、“实”的成效融为一体,方能在日常管理中彰显育人本色,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可信赖的引路人与坚实后盾。未来工作中,我将以此为指导,把管理压力转化为成长动力,让育人实践充满智慧与情怀。

通过学习钱正龙老师的《教育为管理先行 用严爱细实彰显育人本色》理论培训课程,充分思考了高校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管谁、管什么以及怎么管这三维问题。辅导员应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自身职责,以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开展工作。管谁就要求了高校辅导员以1:200的管理比例,认真管理好所分管的全体学生。以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角度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管什么就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范围,不仅要管理学生的课程学习、理论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心理健康。以心理问题作为表象,具体表现为管理问题。怎么管就取决于高校辅导员的育人理念,高校辅导员要宽严并济、柔中带刚的育人方式。既要能文又要能武,不仅能处理问题,还要能理论学习。通过“管谁”这一世界观结合“管什么”这一方法论最终达到“怎么管”这一最终目标。